(一)坚持胸怀“两个大局”,为国防动员建设明确战略方位
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,准确把握时代特征。在国防动员建设中,必须立足全球安全形势和我国国家安全战略需求,把握国际格局演变态势,敏锐洞察战争形态变化与军事技术发展趋势,使国防动员规划具备前瞻性和敏锐性。
当今世界,地缘政治冲突、恐怖主义威胁、网络安全挑战等安全风险交织,我国国防动员建设需在全球视野下,紧密围绕国家核心安全利益,优化动员布局,提升应对多样化安全威胁的能力,确保国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战略主动,筑牢国家安全屏障。
(二)坚持久久为功,以战略定力推进国防动员持续发展
国防动员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必须保持目标导向,一张蓝图绘到底。从长期目标来看,要锚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国防动员体系的远景,将国防动员建设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紧密结合,分阶段、有步骤地推进。
在每个五年规划阶段,明确相应的里程碑任务,如在“十五五”时期,着重加强新型军事力量动员能力建设,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稳步推进,实现国防动员现代化建设的渐进式跨越,逐步夯实国防动员的坚实基础,为最终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。
(三)坚持问题导向,破解国防动员建设关键难题
紧扣国防动员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与短板,精准发力。当前,国防动员面临军民融合深度不够、新兴领域动员潜力挖掘不足、动员响应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。
规划编制时,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,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如通过完善军民融合体制机制,打破军地二元分离结构,促进军队与地方在人力、物力、科技等资源上的高效共享与协同;加大对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、网络空间、太空等的动员布局,加强相关技术研发与力量储备,以问题的突破带动国防动员整体效能的提升。
(四)坚持人民立场,激发全民国防动员热情
国防动员是全民参与的伟力汇聚。要充分认识到人民是国防动员的主体,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国防动员建设中来。通过加强国防教育,普及国防动员知识,增强全民国防意识,使广大民众了解自身在国防动员中的责任与义务;同时,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,在国防动员建设中注重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妥善处理好国防动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,让人民群众在参与国防动员中切实感受到安全与利益保障,从而凝聚起万众一心、共筑国防的强大合力。
(五)坚持统筹协同,构建国防动员大格局
国防动员建设涉及军地多个部门、多个领域,必须强化统筹协同。既要发挥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,明确各地区、各部门在国防动员中的职责与任务,构建统一领导、军地协调、需求对接、资源共享的国防动员格局;也要注重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,鼓励其结合自身实际,挖掘潜力,为国防动员建设贡献力量。同时,加强国防动员与经济建设、社会发展的规划衔接,实现国防动员建设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,形成全要素、多领域、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