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 政民互动 > 知识库

身边的“双用空间”:一文读懂人防工程的“平战智慧”

时间: 2025-10-10 12:35 来源: 河南国动 访问量:

在城市的楼宇与小区之间,藏着一类兼具“民生服务”与“安全保障”的特殊建筑——人防工程。它以“平时服务生活、战时守护生命”的“平战两用”特性,成为连接日常便利与应急安全的重要纽带。

今天,我们就以常见的小区人防工程为例,拆解其“平战结合”的核心逻辑,同时送上3条实用维护提醒,带大家看懂这份“藏在身边的安全密码”。

“停车便利”到“安全掩蔽”,人防工程的“双重身份”

走进地下停车场,整洁的车位、畅通的通道、清晰的标识,是居民日常停车的便捷空间——这正是人防工程“平时”的模样。作为与民生需求深度结合的人防设施,这里通过科学规划,将防护结构与停车功能完美融合,既缓解了小区“停车难”问题,又让人防工程在和平时期充分发挥实用价值,成为服务居民生活的“便民载体”。

而这份日常便利的背后,藏着人防工程“战时”的硬核实力。在小区人防工程设计图纸中,“平战转换”的细节清晰可见:停车场内预留的通风系统,战时可快速切换为清洁式、滤毒式通风,保障掩蔽人员呼吸安全;墙角的应急照明接口等,均按人员掩蔽所标准配置,确保在紧急时刻,这片“停车场”能迅速变身守护居民的“安全避难所”。

车道大门(战时关闭封堵,平时打开通行)

电动脚踏两用风机(通风防护设备)

人防战时通风操作顺序图

排气活门

3条实用提醒,共同守护“地下安全屏障”

人防工程的“平战两用”效能,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共同维护。在此特别提醒大家:

1. 禁止在人防工程出入口堆放杂物:出入口是战时人员疏散、物资运输的“生命通道”,堆放家具、垃圾等杂物,不仅会阻碍应急通行,还可能埋下安全隐患,影响避险效率。

2. 发现设备损坏可拨打24小时值班电话:若发现人防工程内的密闭门、通风设备、应急照明等设施出现损坏、失灵,可立即拨打属地人防工程24小时值班电话(各地电话可通过社区公告、政务服务平台查询),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到场检修,保障设施随时处于可用状态。

3. 禁止擅自改造人防工程结构:严禁私拆防护门、破坏墙体、更改管线等行为,这些操作会直接破坏人防工程的防护性能,导致战时无法发挥应有作用,相关责任人还需承担法律责任。

人防工程是城市安全的“地下长城”,“平战结合”不仅是一种设计理念,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守护的安全共识。了解它、爱护它,才能让这份“隐形屏障”在日常服务民生,在需要时守护平安,为城市安全筑牢坚实防线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